初来西安的外地人,对梆梆肉这道美食会异样的陌生,因为从名字来看,只知是某种肉类,却无法准确识别它的原料、工法、口味等任何信息。
但当西安老饕告诉你梆梆肉其实也不只是肉时,你会更加迷惑于:
梆梆肉到底是个撒?
百年前的民国时期,来自保定的老先生张三,把梆梆肉的手艺从老家带来了长安,如今在河北难寻的这道美食,于西安发扬光大。最早的梆梆肉主要指熏制猪大肠,这道经典下水,让中国大地的大部分人都会闻名色变。
不过在西安,对梆梆肉这道美食,
没有喜欢或者讨厌,只有不敢吃或者爱吃。
对梆梆肉口味的这股自信,首先是源于对食材的处理。如何让这款下水中的下水,没有原始的腥味,是一门精细的手工活。
首先得将猪大肠反复翻洗摘油、漂洗笊肠,再经过辩味、压重、分拣等总共十多道清洗工序。陕西有“跟着当官的做娘子、跟着杀猪的翻肠子”的俗语,把清洗大肠的工序描写的非常生动。
去味之后,还有复杂的入味流程。清洁后的大肠需要经过多道香料的炖煮,然后把大肠和其他诸如心、肝、肚、头肉、耳朵、豆腐干、鸡蛋等食材一一码进特制的炉子里,进行熏制。
这时不仅火候的掌握非常重要,熏制的燃料也需特别讲究,桃木、梨木、松柏木等天然木材,是首选的材料。伴随着燃料余烬的白烟,果木香气刻进了炉内的食材里。
当食材外观也变得色泽油亮、口感脆韧适当,这吃完唇齿留香,才算一道梆梆肉最终成型。
那梆梆肉的梆梆是个啥东西?
这不禁得说到原来梆梆肉的售卖方式。
原来的梆梆肉小贩,大多身背木桶或推着炉子,沿街沿巷进行叫卖,他们手里都会拿着一个木鱼形状的梆子,边吆喝边敲击,吸引食客购买,久而久之,人们就把敲着“梆梆”沿街叫卖的这种肉称之为“梆梆肉”。虽然现在走街串巷的梆梆没了,但“梆梆肉”这种亲切的叫法却延续了下来。
许多食客在被本地人道破梆梆肉的背后玄机时,被“猪大肠”强烈刺激到的人,往往呈现抗拒的姿态。不过盘中的红润和袭来裹着肉味、香料味的浓烈香气,让人忍不住想闭着眼、秉着气尝一口。
这时你不会去再细究它的前世今生,
因为出身在绝妙的口味面前,早已失去意义。
大肠、内脏这些下水,以前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边角料,但在市井间,一双双妙手让这些食材,焕发出新的味觉魔力。